服务热线:400-1644-678 网址:www.00695.com
媒体新闻

“天价奶”背后,伊利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

2024/6/3 18:30:00

来源 | 深蓝财经

撰文 | 吴瑞馨

这几天,因为“天价牛奶”的视频,乳业巨头伊利罕见登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
在事件澄清、双方和解之后,舆论也仍然没有停息,甚至在618这个消费盛典期间,伊利产品的销量也受到严重影响。

而在这场舆论风波的背后,伊利在经营层面,其实也已经显露疲态,不仅营收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滑,支柱性的液态奶业务也已经连续三年维持在850亿左右,似乎已经触及“天花板”了。

1

乳业巨头深陷舆论风波

澄清后销量仍受到影响

5月28日,有网友发布视频称,一位卡车司机从内蒙古拉了一车伊利牛奶送至江西赣州中转仓。卸货后,仓库工作人员发现32箱牛奶外包装有轻微破损,要求司机赔偿2095.24元,因为如果不赔偿,仓库工作人员就不会在第三方物流平台上传相关资料,影响运费结算,于是司机最终赔付了这一笔钱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但司机赔偿后想要带走变形牛奶,却被告知:伊利规定,损坏的产品需要集中销毁,不能带走。最终只拿到3箱牛奶。

换算下来,相当于每箱奶700元,这一视频很快就引起网友的激烈讨论。

有支持伊利的,认为对破损产品进行集中销毁,也是为了杜绝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。

但也有质疑声,认为伊利这是“霸王条款”,质疑其此举究竟是在对顾客负责还是在坑司机?!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随后,一个疑似为伊利官方账号的回复:“不缺你一位”,更是直接让舆论炸了锅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众多网友挤进伊利的直播间和抖音号,质问天价牛奶,导致直播间一度崩溃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尽管后续伊利澄清,抖音上引起争议的账号并非伊利的官方账号,当事人也已经和解。但事件对伊利品牌和口碑的影响,却依旧没有过去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618战绩,京东只公布了蒙牛,没有公布伊利,难道因为伊利数据可能并不是很好?此外,蝉妈妈平台显示,伊利官方旗舰店在抖音直播间的销售额,更是从5月26日的最高250万,跌到了6月1日的2.5万,缩水100倍......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而在这场舆论风波的背后,伊利在经营层面,其实也已经显露疲态,不仅营收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滑,支柱性的液态奶业务也已经连续三年维持在850亿左右,似乎已经触及“天花板”了。

2

极为罕见!连续两季度负增长

伊利是我国乳业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,但最近,伊利却面临增长烦恼。

去年,伊利实现营收1262亿,但同比增速只有2.44%。要知道,多年来,伊利的营收一直保持双位数的高增,只有2020年因疫情增速为个位数,但也有7.38%。而2022年,这一数据还是11.37%。仅仅一年,增速就猛然跌到2.44%,着实是让人震惊不已。

而到2024年第一季度,伊利的情况还在持续恶化。

财报显示,2024年第一季度,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325.77亿元,同比下降2.58%,归母净利润59.23亿元,同比增长63.84%。剔除出售煤矿的一次性收益,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.3亿元,同比增长8%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
这已经是伊利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营收负增长——上一个季度,2023年第四季度,伊利的营收为287.75亿元,同比下滑1.82%。

此前,伊利虽然偶尔也会出现单个季度营收负增长的情况,但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,还是20多年来首次出现。

此外, 最新的财报中,伊利高达500亿的短期借款也让人大跌眼镜。

翻看过往财报可以发现,自2016年至今,伊利的现金始终保持在100亿上下,但从2021年开始,伊利的货币资金猛然增至300亿以上,并在之后几年始终稳步上升,到2024年Q1,伊利的货币资金已经突破500亿大关,达到554.81亿。

但与此同时,伊利的短期借款也在猛然增加。从2021年之前的100亿上下,逐年暴增,几乎每年都能暴增100亿,至2024年Q1,伊利的短期借款已达到惊人的499.48亿。

虽然其货币资金始终能覆盖短期借款,并不会存在像房地产暴雷那样的情况,但伊利也始终没有在财报中解释短期借款暴增的原因。

3

800亿基本盘,貌似涨不动了

伊利的营收结构由液体乳、奶粉、冷饮、其他产品四个板块构成,其中液体乳是主要营收来源,2023年对营收的贡献为67.78%,占据了伊利营收的半壁江山。

今年第一季度,伊利的奶粉业务收入74.3亿元,同比下滑0.2%;冷饮业务收入43.3亿元,同比增长14.2%。但支柱性的液体乳收入却同比下降6.8%至202.6亿元。而2023年全年,伊利液体乳同比增速是0.72%。

液体乳业务的负增长,也导致伊利今年一季度整体营收增速大幅放缓。

背后更直接原因,是国内液态奶消费需求不足。

据尼尔森IQ监测(线下渠道)数据,2023年全年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约41.3 kg,同比下降 1.6%。2023年液体乳销售整体下滑,消费量同比下降3.7%。

此前伊利管理层表示,今年经销商的进货意愿相比往年同期有些减弱,春节后整体消费市场动销慢,许多品牌在渠道里都积压了一些大日期(保质期临近但又还没过期)产品,折扣力度加大。

在4月30日的股东会上,伊利董事长兼总裁潘刚也透露,原奶过剩,需求不足的情况。

与此同时,伊利的经销商数量也在持续减少。据伊利经营数据公告显示,2023年伊利经销商数量为19497家,减少了425家,同比减少2.1%。而到了2024年一季度,伊利经销商数量为18431家,同比2023年末进一步减少了1230家。

这也反映出需求不足,原奶过剩,给伊利的渠道压力持续增长。

事实上,伊利基本盘的液体乳业务,似乎已经触及“天花板”了。财报显示,2021年-2023年,伊利液体乳营收分别为849.11亿元、849.26亿元和855.40亿元,连续三年维持在850亿元左右,增长已经显露出疲态。

液态奶大环境所趋,伊利只能从其他业务上进行突破,寻找增量了。对此,伊利的选择的押注固态奶。伊利一方面在培育自己的奶粉品牌,另一方面又在市场上收购其他奶粉品牌,如2022年收购了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主的澳优乳业有限公司。

但如今国内婴幼儿出生率持续下降,奶粉业务未来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。如澳优,最近三年的业绩也在持续下滑。2021年-2023年,澳优的营收分别为85.75亿元、77.96亿元、73.82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7.64亿元、2.17亿元、1.74亿元。

如果伊利在其他业务上迟迟没有新的突破,那么,告别增长,会不会成为伊利的新常态?